看懂保單帳戶價值通知函/STEP 1:認識投資型保單之費用
|
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
‧黃仁典 2009/10/19 | 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
投資型保單打著保險可以理財的旗幟,近年蔚為國內保險商品主流。過去一年曾熱銷新台幣4,650億元,即使面臨金融風暴的2008年,亦達2,992億元。然而,如果不了解投資型保單與其他理財商品的差異,糾紛的產生則無法避免。
一般人買了投資型保險之後,保險公司每一季郵寄一份「保單帳戶價值通知單或對帳單」,只是到了手中,通知單上的列印日期和表單上的淨值績效可能相差一個月之久。對於選擇購買投資型保險的你而言,關心報酬率應該是第一優先,如果不想太過於後知後覺,習慣性的主動上保險公司客戶服務網站做線上查詢,遠強過於3個月後才被動性的告知一次。
總括來說,投資型保單與其他理財商品的一項很大差異,是費用問題。因為投資的金額(事實上就是所繳交的保險費)並非全數拿去投資,其中有一部份是被用來繳交所謂「壽險或是年金」的保費,此外還需要扣除相關的管理費用後,才是真正用於投資的金額。
這裡就每一筆的費用說明如下:
固定費用
1.保費費用:
所繳付的保險費中,依照被保險人的投保年齡而有不同比例的金額,用來支付運作該保單所需之相關費用,稱為保費費用。這項費用還分為初期固定費用與彈性保費費用。初期固定費用也稱為前置費用、目標保費費用或基本保費費用,依金管會規定是需在前5年內扣除,累積最高以150%(相對於每年繳的保費)為限,且扣除的比例第一年不得超過60%,之後逐年遞減。例如:MR. 新手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,年繳的費用是新台幣25,000元,被保險公司扣除的初期固定費用就可能是:
除了初期固定費用,另外還有彈性保費費用或稱增額保費費用,則是屬投資型保單購買後的單筆加碼投資,一般是3~5%。也就是說,買了保單之後,剛好發了一筆年終獎金5,000元,可以加碼放在該保單的貨幣帳戶(如同銀行的活儲或是外幣帳戶),等待適當的進場時機投資。這5,000元當中,保險公司要先扣除150~250元的彈性保費費用。
2.每月保障費用:
有些保險公司稱為危險保險費或保險成本,依客戶之性別、身體狀況及扣款當時之到達年齡與投保保額計算,每月固定收取,這就是純粹的保障費用。與國人熟悉的純粹保障的壽險較大差異在於:一般壽險的保費是每年固定金額(稱為平準保費),而投資型保單中扣除的費用會依年齡增加而增加(稱為自然費用率)。不過,事實上,即使費用會依年齡增加而增加,其累積保費仍遠比傳統保單便宜,且保障額度可調整,對於需要高額保障又不想花大錢的人,可以善加運用投資型保單來提高自身的保障。例如:MS. & MR. 新手年齡為30歲,身體狀況良好,以新手先生&小姐購買保額為100萬元的傳統型保單和投資型保單所繳付的保險成本比較如下:從數字上看,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繳交保費的差異。
3.管理費用:也稱保單行政費用,一般是每月收取固定金額新台幣50-200(元/月)。
非固定費用:
4.轉換費用:
投資型保單標榜的是可同時投資的標的可達5~20檔基金。在同一保單年度,一般公司都可免費轉換投資標的,只是轉換次數依公司而異,每年2次至12次,甚至有提供不限次數的保單;超過次數,則每次收取新台幣500~1,000元之轉換費用。
5.贖回費用:
一般保險公司在客戶贖回基金時都不再收取費用,但有些投資型保單標榜的是初期投資時,不收取保費費用(前置費用),那就會在贖回時收取一定比率的費用,比率自1~25%不等。至於為何有這麼大區間?因為保險公司鼓勵長期投資,投資時間愈久,贖回的費用就愈低。如果只想短期投資,並要以投資型保單為投資標的時,務必三思。
6.基金費用:
包含基金經理費及保管費。不過,這兩項費用屬於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用,一般都已由基金資產中扣除,因此已反映於基金淨值上。
除了以上的分類外,費用扣除方式也有所不同:第一項的「保費費用」是在保費繳交後就先扣除,在扣除費費用後之餘額,才全數撥入專屬保單帳戶,並依選擇將帳戶內的現金投資於不同的基金標的。第二、三費用的繳交,則是在需繳交當時,保險公司以贖回基金的方式來支付第二、三項費用,按照保戶所選的投資標的依比例贖回。因此,如果調閱投資的歷史資料,將會發現每月都有投資標的(基金)被自動贖回。
下回,我們繼續認識平均淨值和平均匯率! |
- Oct 28 Wed 2009 18:06
看懂保單帳戶價值通知函/STEP 1:認識投資型保單之費用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